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爱茶。 他们酷爱茶,把茶写成诗,被人吟诵。
《一七令·茶》
唐·元珍
茶。
月桂叶,花蕾。
艾森一家莫世科。
磨雕白玉,织红纱。
朝炒黄蕊色,钵转尘花。
夜后邀伴明月,黎明前独迎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醉后方知自夸。
元稹很爱喝茶。
这首诗很有意思,就描写来说,有一种动人的芬芳:叶香,造型精巧:嫩芽,曲尘花,鲜艳的色彩:“磨雕白玉,罗 织红纱。卓炒黄蕊色”。
饮茶宜夜后明月相伴,晨前迎朝霞。 我真的很享受像仙女一样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元稹最喜欢的吧!
《山泉煎茶有心》
唐·白居易
坐下饮凉水,看沙沙作响。
没有理由端着碗送给爱茶人。
坐下,倒一鼎凉水,看着细细的绿茶粉末像尘埃一样被煮沸。 一碗茶,无需以任何理由捧在手心,只为将这份情意传递给爱茶之人。
白居易似乎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他只享受烧水泡茶,也想把这种喝茶的特殊享受传递给茶友。 真是悠闲有趣。
《鉴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需用活火煮,深清得自钓 石头。
大勺蓄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一直煎着脚,松风忽地发出泻的声音。
心燥禁三碗不易,坐听荒城长。
这首诗是苏轼最谪居儋州时写的。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把诗人被贬后的寂寞无聊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浮生如茶,人生何尝不是一撮绿茶呢? 而缘分不就是一壶温水或者热开水吗?
我们品茶的时候,也是在品自己的人生; 茶的缘分,也是我们的缘分。
《品岭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班饼。 恨师,教孤令。
金渠一尘不染,唯有车轮缓缓磨动,玉尘闪闪。
唐香松风,早年迷路,酒瘾两分。
口感浓郁,清香。 程家井醉乡道。
就像灯下,故人在千里之外,归来又会相见。
嘴上说不出话,但乐在其中,自省。
黄庭坚从小在茶乡修水长大,对茶情有独钟。 但他的一生,坎坷坎坷,浪迹天涯,渐渐远离故乡。 茶的气息,充满了作者怀旧怀旧的沧桑感。
炒出来的茶,口感醇厚,香气持久。 喝茶还能使人陶醉,但不仅不会醉酒,反而会神清气爽,精神也会好起来。 犹如独孤灯,旧人千里来相会。
有时候,茶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喝一碗家乡茶,似乎能解解乡愁。
《与赵菊的茶宴》
唐·倩琪
竹下忘记对紫茶说那句话,赢玉客醉流霞。
尘心尽,蝉声斜。
翠竹下共饮紫茶,滋味比六下仙酒更醇厚。 涤净红尘杂念,茶的兴奋却更浓,蝉声中谈夕阳才有趣。
诗描绘了一幅在优雅的环境中品茶的画面。 除了引人入胜的竹林之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衬托出的悠然雅致之情更加浓郁。
茶是朋友,也是老师。 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好朋友,一碗茶,就能抚慰这无聊的生活。
《老人送茶》
唐李德语
剑外九华营,题玉经。
开时微月,磨处有乱泉声。
半夜请僧来,独唱竹炊。
碧流霞断足,香淡乳花。
六脏六腑困,诗清几朝。
剩下的不敢掏钱,陪我看书。
朋友从剑阁南区送来“九华英”茶。 打开时,月牙正升,磨茶声犹如乱泉在耳边翩翩起舞。 不忍独享,遂邀僧友于深夜共品,自煮茶,对月吟诗。
茶汤碧绿,底沉浮,香气飘荡。 看着绿茶叶缓缓沉入碗底,一阵阵乳白色的花香扑鼻而来。 剩下的茶饼更要珍惜,写字的时候才肯拿。
茶如知己千里来,抚慰朋友的心。
《鹧鸪天·窗外萧萧》
宋·李清照
窗外寒日萧萧梧桐 宜恨夜霜。
九兰比西团茶苦,瑞脑香更适合梦游。
秋已过,日子还长,中轩怀远更加凄凉。
不如先醉后敬,莫负东篱菊瑞黄。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消遣。 我喝多了,醉了,睡着了。 喝茶可以解酒; 我喜欢苦茶,这意味着我喝了很多酒。 而表面的乐观,实际上所表达的乡愁,是结合了失去祖国、流离失所的悲痛,更深的是悲愤。
人生的种种经历和苦难,就像刚泡好的那杯红茶。 此味如人生五味,知冷暖之变。
《春日会文》
宋·李涛
茶饼嚼之时,清香扑鼻,水沉烧至 凝结烟雾。
纱窗依旧慵懒躲避,晴雨交加困倦至极。
嚼着茶饼,清香钻齿,水汽飘荡,如青烟。 纱窗下的人还不记得,这新的晴雨天最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茶,像是岁月里的浪漫使者,又像是女人的文艺情结。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水,滚滚生命最后的激情,为他人留下悠长的回味……
出处: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
责任编辑:杨星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号,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及时更正和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