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斥资155亿扩产,每年新增4000万瓶。 “买得起茅台”要来了?

不久前,茅台官方发布消息称,为缓解市场长期存在的茅台“一瓶难求”局面,拟斥资155亿元贯彻“十四五” 技改工程实现了茅台酒的大幅增产。 预计项目建成后,茅台酒年产量将达到1.98万吨,年增产4000万瓶!

此消息一出,不少酒友坐不住了。 大家都觉得茅台要开始量产了,价格肯定会大幅下降。 空间不足?

对于大家的想法,我想说:不要太担心!

▶首先,茅台的扩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由于茅台酒的酿造非常复杂和严谨,酿造茅台酒所采用的12987大曲昆沙工艺是业内公认的繁琐。 整个过程有数百道工序。 酿造原酒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

经过5-10年的窖藏,调配、灌装等一系列工序,茅台要成功扩产还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目前降价降值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飞天茅台并非全部扩产。

众所周知,茅台酒的种类有很多,从高到低,从高端到低端。 因此,即使茅台扩产项目顺利实施,飞天茅台的产量也未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价格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最后,即使茅台成功扩产,也不会大幅降价。

很多人可能认为茅台价格高是因为它的稀缺性。 事实上,并非如此。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就决定扩大茅台酒的生产,并刻意从茅台酿造的核心——菌类做起。

1975年,在轻工业部的领导下,多位业内专家来茅台酒厂调研,重点研究茅台酒菌种的人工提取和选育。

但当时酿造茅台时,一共发现了1946种微生物,其中哪些微生物对口感和风味具有决定性影响,极难确定,需要大量 实验,这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81年,贵州省轻工业酒研究所成功从茅台酒曲中分离出13株优良菌种,制成大曲。

也恰逢政策领导。 53年成立的国有老贵鼎酒厂接手,用这13个茅台菌种酿曲,并采用与茅台酒相同的12987昆沙工艺酿造白酒——咸怀春。

由于采用同源菌种和酿造工艺,鲜怀春的品质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 一经推出市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贵鼎酒庄也成为当地有名的酿酒厂。 国有支柱白酒企业。

时至今日,鲜怀春酒仍然可以在网上买到,价格甚至不到茅台酒的1/10。 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茅台的“扩产计划”非常成功,稀缺从来都不是茅台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茅台溢价高、价格高的真正原因,还得与其“碰瓷之知”、“广告之知”有关。

众所周知,茅台酒能立于如此之高,与“国酒”二字密不可分。 投了8次,拒了8次,最后没有申请。

那又怎样? 虽然一直没有过去,但茅台也借这个噱头每年花费28亿的巨额广告费,在人们心中植入“国酒等于茅台”的理念,最终成功一飞冲天。

相比之下,同样拥有稀有菌种和严格酿造工艺的鲜怀春,年广告费仅为3.2万元。 可惜我不出当地,因为我不会打广告。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