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经济开始复苏,白酒消费也开始全面“回暖”于一年前。 不过,对于这样的“回暖”,不少白酒企业迅速反弹,而其余酒类企业仍处于缓慢回暖状态。
作为老一辈的白酒企业,酒鬼酒在市场上的回暖要比很多酒企要快很多,尤其是在春节期间,酒鬼酒销量强劲的消息传出 不少地方。 华北、华中、东南、西北等城市陆续传来喜讯,为今年的酒鬼酒开门红。
对于酒鬼酒的开门红,有业内人士表示,开门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是一个好的方向。 近年来,酒鬼酒不断跑马圈地,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尤其是此前深度国有化的战略方向,更是让酒鬼酒在2023年迎来火爆开局。
去年,酒鬼酒迎来了“开”的春天。 迎来双增长结束,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约120%和130%。 可以看出,去年的酒鬼酒一直在疯跑,这种情况还没有结束。 前三季度财报显示,酒鬼酒一季度实现营收16.88亿元,同比增长86.04%; 二季度8.49亿元,同比增长5.25%;
很多人表示,酒鬼酒未来的增速会变慢,增速是否已经到了天花板,发展速度也有所放缓。 过去几年,酒鬼酒确实在疯狂跑,但去年前三季度,却没能疯狂跑过。 很多人认为它能在新的一年里“奔跑”吗?
酒鬼酒历史悠久。 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吉首酒厂,1983年在厂长王喜兵的带领下,推出了自己的转折产品“香泉”,而香泉的推出也让酒厂在湘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去了 出湘西。
后来,随着酒厂的不断发展,1987年开始推出高端名酒,这就是具有浓、清、酱三种口味的新酒——“酒鬼”酒的诞生。 因其浓郁的湘西文化和“一口三味”的独特口味,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90年代,酒鬼、茅台、五粮液被称为高端白酒行业的三驾马车。
1998年酒厂上市后,酒鬼的净利润甚至超过了茅台,成为当时最贵的白酒。
但没过多久,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又陷入了近20年的蛰伏期。 业绩可谓跌宕起伏,尤其是2005年和2013年,遭遇增塑剂危机可谓历经险阻。 而且,公司的大股东可以说是相继发生了变化,从湘泉集团到实德集团,再到华府集团和中粮集团。 酒鬼酒上市后历经10任董事长、7任总经理,辞职高管多达80人。 直到8年前,中粮入主酒鬼酒,才逐渐稳固。
2015年,中粮集团接手酒鬼酒后,酒鬼酒迎来了新的发展转折点。 2016-2020年,酒鬼酒业绩分别为6.55亿元和8.78亿元,每年分别增加11.87亿元、15.12亿元和18.26亿元,增速分别为8.92%、34.13%、35.13%、27.38 %, 和 20.79%。 可以看出,前两年增速最快,之后开始放缓。
在中粮集团的推动下,如今的酒鬼酒在区域名酒中也极具优势。 虽然比不上顶级名酒,但依然强劲。 以2021年业绩为例,总营收超过35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在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
不过,即使近年来发展得很好,但在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发展增速放缓和库存压力上升。 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酒鬼酒的增速一直在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三季度的亮眼业绩基本来自上一季度的消费旺季。
而且,作为酒类企业,合同负债越来越少。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酒鬼酒的合同负债仅为3.45亿元,而年初为13.82亿元。 连零头都不够。 要知道,一家酒企的合同负债越多,经销商对其未来的预期就越乐观。 如果持续下降,意味着经销商正在全面清理库存。 看好葡萄酒企业的发展。
酒鬼酒合同负债持续减少,说明经销商有意减价,要么是酒厂给的利润太低,经销商没有进货动力; 不好卖,经销商只能大规模去库存,以免影响销量。 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影响。
新年伊始,酒鬼酒正在投入新的改革,比如将更多的渠道费用从原来的投入转移到消费者教育上,加强移动销售,全面提升消费投入和品牌 投资占费用的比例。 基本上从B端到C端,会逐渐从渠道驱动的增长型企业向消费者驱动的增长型企业转变。 如果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感和消费观,那么2023年酒鬼酒的未来将是精彩的,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