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酒价疯狂,不少酒友经常弹出拼多多的小程序点单。
488的习酒窖1988、193的二代五粮春、223的琵琶、166的普朗,老酒客看不上眼的价格,不断击中新酒客的内心防线。
一方面是被酒企和经销商妖魔化的拼多多,另一方面是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让他们非常纠结。
他们在争论要不要赌一把,看看是真是假; 一边争论着价格会不会低一点,要么半山腰买。
这种纠结,只有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白酒价格周期,才会变得无所谓。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买过V型价格曲线的人来说,纠结将是他未来一两年的常态。
1
这几年,疫情反复,酒企逆势掀起涨价潮。
盖着红色公章的红头文件,看似机密却人尽皆知的文件,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的涌来。
那些被浪潮催动,被潮水迷住的新经销商,一个个跳入大海,要做酒的浪花。
海浪来的凶猛,退的也快。
一力则衰,三竭的道理在白酒行业即将实现。
从去年开始,不少酒厂发现涨价公告的效果越来越弱。 既不能激起经销商囤货积极性,也不能引发消费者对涨价预期的恐慌性消费。
酒企打造的价格增值大饼,把不少经销商的胃都撑破了; 频繁的棉签麻木了消费者的心智和嘴巴。
一个嗡嗡作响,一个平躺在地上。 两人面面相觑,有些疑惑……
2
男人,步子又大又快,容易撕裂鸡蛋,酒也是一样 公司。
在这波涨价潮中,茅台酒企业跑得最快。 很多知名的和不太知名的,明显不知名,但自以为知名的非知名酒企。 涨价快乐。
近两年,酒质下降,价格飙升。
当涨价公告失效,当经销商榨不出油水,当消费者麻木到涨不涨都无所谓时, 这些酒企发现自己的球被拧成了麻花,好痛……
今年6月,国泰、探酒、金沙汇沙、夜郎谷、贵州春先后发布公告,宣布京东 、淘宝和拼音多多为非授权店铺,不承担售后责任。 如买到“假货”,后果自负。
这招太妙了! 吓跑了很多廉价的消费者。
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炭酒紫气东来网上的零售指导价才800元,确实值得怀疑; 零售指导价1399元,网上仅售600左右,他妈带回娘家真离谱—离谱到外婆家。
这招真臭! 很多熟悉酒价的消费者都见识过酒商的无耻。
有没有造假者能看到发表声明的臭鱼烂虾? 他们的产品卖得好到供不应求吗? 还是利润高到让人心动? 他们以为造假者会像他们的经销商一样无脑,投入大量资金制造一批卖不出去真品的假货来凑热闹?
造假者懒得造假这些牌子,到底有多假?
无非就是有些经销商实在受不了,把一些货低价卖掉,让他们很不爽。
什么是真实的东西? 什么是假货?
在这些品牌和酒质与价格极不匹配的酒企眼里,价格高就是正品; 如果价格低,那就是假货。
他们害怕,害怕更多的经销商支撑不住,害怕消费者买了“假货”后,发现假货和真货一模一样,除了 差价。
3
天真贪婪的酒企,面对行业大势和价格失控,不仅不会静下心来与经销商共进退,更不会 他们会不会用优质的产品来弥补消费者,而是加大力度忽悠消费者,压榨经销商,堵大家的嘴。
他们就像遇到危险的鸵鸟,以为只要把头埋进沙子里,危险就会消失; 他们掩耳盗铃,以为别人不会发现。
对于消费者,他们会发布公告称:
电商平台低价商品均为假货! 像我们这种汇天地之精,造化日月的宝液,才卖一千多块钱,根本赚不到钱。
标价六七百的都是假货,连成本都算不上。
你买到假货是你自己的问题,别怪我没提醒你。
对于经销商来说,他们会用行动来表明:
你敢刮码,我敢没收,甚至说你是假货,你就可以 ‘与之争论。
再不敢刷代码,我就罚死你。
正常价格卖不出去? 值得的! 你他妈的别哭了,再哭的话,你签约的时候脑袋里的水就流不出来了。
各种媒体,都是以正反面为准:
老师,我们的摘要是千元档的,不是六百元档的,你能不能 更改?
老师,我们的五星沙钻石版比旧版好用。 你的视频是错误的,你能删除它吗?
勿敬酒拒食美酒,既然不改不删,那不客气!
先找平台删你,平台不删我告你…
还好平台帮它删了视频,谢谢 金沙回沙,给我上一堂生动的课。
4
非影响力酒企的价格波动正逐渐向一二线蔓延。
拼多多虽然假货不少,但在这么多低价商品中,难免有一些是正品。
酒企的当务之急是把酒酿好,讲好故事,让消费者愿意消费。 当行业趋势放缓或出现调整时,练好内功、服务好经销商、真诚面对消费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少酒企逆粮而行,认为消费者是用来恐吓的,经销商是用来骗人的,媒体是狗,给钱谁就跟。
但媒体总是不肯拿钱,经销商总是被骗了才明白,消费者总有被吓到的一天。
秋已过半,冬将至。
有些酒企终将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