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教授主讲《‘酒’的礼乐文明与酒文化精神》

第一节讲座一开始,潘教授就从“喝酒”为什么会成为时代问题切入正题。 教授认为,古人“每餐必饮”、“每祭必饮”、“每逢必饮”,使“饮”成为大众生活的主题; 从身体放松、心情愉悦、纪念意义、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回答“喝酒为什么喝酒”的问题; 古人饮酒的方式概括为有节(“饮酒”)、有礼(“礼仪藏酒”)、有情(饮以表情)、有意(饮以明意)。 回答“怎么喝”的问题。

第二部分,潘教授从“寅”字的演变史和“幽”字的演变史两个方面追溯了“寅”字的含义。 就“饮”字形的演变而言,呈现出三个阶段的特点。 分别是象形字阶段、会意字阶段和形声字阶段。 “饮”字形演变的历史几乎与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同步。 每个字形的历史演变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大众心理和文化习俗。

第三部分,潘教授以商周青铜器为例,阐述了“饮”的器物文化。 古代酒器的计量方法:“一升为爵,二升为谷,三升为谷,四升为角,五升为谷。” 杯,角是一个大杯,jia是一个超大杯。 潘教授强调古人饮酒的尺度和度数与现代人不同,并展示了古代精美的酒器图片。

第四部分,潘教授谈到了饮食与饮酒的关系,引发了对“饮”文化转向的思考。 首先,喝就是吃。 “不饮不成宴”、“座上常客满,瓶(杯)酒不空”,可见喝酒是必不可少的。 宋代诗人赵佑之在《赠行》中写道:“无酒无别,无诗无别。一首诗给你,三行酒即刻。” 古人认为,饮食有乐,烹以明志,饮酒以礼。 第二,饮就是“吃酒”。 吃酒交织着文学叙事,如“烹羊宰牛其乐无穷,必饮三百杯”。 (李白《会入酒》) “吃”酒的演变:古人造酒(纯谷物发酵)——枣酒(含酒精)——清酒(过滤); 历史上,吃酒的诗句有很多。 如“一杯浊酒千里外,嫣然不羁”。 (范仲淹《渔夫的骄傲》) 第三,喝酒不是“喝酒”。 教授提到“喝”和“喝”是有区别的。 喝”变成了文化活动的“喝”。

第五部分,潘教授谈到了“饮酒”时代的变迁,认为古人的饮酒习惯从“宜饮”到“适饮”,即从“盛饮” ”到“文科”。 殷商的酒文化有一个开始、繁荣和衰落的过程。 这与商代青铜农具和农业的发展有关,但酗酒使商代“失国失德”。 于是,西周酒政颁布:“叔叔康督殷人,殷人化周为酒,遂下诏戒酒。” 因此,“有德将不醉”是《酒诏》所倡导的酒德精神的核心。 周代禁止“饮”后,便诞生了“饮茶”之风。 敦煌写本《茶与酒》中所表现的“茶与酒比赛”是一个重要的文献。 茶与酒关系的历史逻辑呈现为:茶与酒并驾齐驱——茶酒争胜——褒茶贬酒——茶与酒相得益彰(美与美并存)。

第六部分,潘教授谈“酒”的礼乐世界,引出酒与礼的本质关系。 潘教授认为,首先,礼是用酒做的,礼是用酒做的。 酒与礼合一 饮酒之本自古推崇,以酒为中心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礼乐生活,是礼仪教育的现实; 二是饮酒有礼,酒礼有条不紊。 饮酒对象的差异决定了饮酒行为的社会意义。 与谁喝酒:“独饮得精神,同饮得乐趣,同饮得智慧”; 三是群贤共饮,相助。 饮酒既是饮食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大众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生活文明的体现。 酒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只是浩瀚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但以“酒”为中心的日常活动构成了一个极其平凡却又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世界。 现实的基础和意义的来源。 就社会建设而言,理性成熟的饮酒方式能够有效释放社会压力,拓宽公众传播路径,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最后,潘教授与听众朋友们就儒道思想与饮酒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愉快的交流。 讲座圆满结束。

文/方英敏

图/华友娟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